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

火線上的台積電

文。蔡靚萱、黃靖萱、吳中傑
川普在打中美貿易戰爭時,
像是做一場實境秀(reality show),
每個人都沒有劇本,
如果看到情勢發展對我們不利時,
應該要趕快加入演員陣容中。
~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,二O一八年七月十日
火線,是作戰雙方對峙的最前線。史上第一次,一家台灣公司,成為世界兩強爭霸火線上的關鍵棋子。



這一天來得比預期快。三月,台積電對赴美設廠仍宣稱「尚無具體計畫」,五月十五日卻閃電發布,已選定在亞利桑那州設五奈米晶圓廠,預計投資一百二十億美元。

為什麼?一位內部人士告訴商周,「過年前就知道,這是必然的事情。」

為什麼?台積電從美國著名戰略智庫所稱的「問題(problem)」,變成美國國務卿龐培奧(Mike Pompeo)口中的「改變比賽結局者(game changer)」?

劉德音被美點名參加閉門會
赴美設廠「沒選擇、沒決定權!」

我們從獨家取得的內幕消息、一份關鍵報告,剖析火線上的台積電,幫自己、幫台灣打的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。

時間拉回去年五月,川普簽署對中國科技龍頭華為的「封殺令」,出貨禁令涵蓋美國企業和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企業產品,將貿易戰延伸到科技戰。當各家美國晶片商紛紛停止出貨,台積電卻因為多年嚴謹遵守法規所建置的完整資料庫,清楚證明了所產晶片符合使用美國技術二五%以下的門檻,可繼續出貨華為,成為一年多來華為得以喘息、壯大的關鍵。

華為禁令不到一個月,我國政府率領百人企業代表團赴美,參加「選擇美國」投資高峰會,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低調隨團。與其他團員不同,他是直接被美國商務部點名邀請的貴賓,並參與了商務部與半導體業的閉門座談。

「就我所了解……,去年中之後,劉德音就去過華盛頓DC開會。」一位台積電前研發主管透露。

「(赴美設廠)這是沒有懸念的,你是劉德音會做什麼選擇,當然是yes,沒有選擇,沒有決定權嘛!」另一位台積電前高階主管也證實,去年美國商務部派人來台遊說,為的就是與台積電談技術比率二五%的事。

「那時(台積電)就已經有去看場地了。那時看德州、華盛頓、亞利桑那,選亞利桑那是對的,離加州很近,Intel(英特爾)也在那。」他說。

據了解,台積電內部原本打算六月才宣布赴美設廠計畫,卻提前在五月中揭露。事實上,整個進程在內部、外部人看來,都異常的快。

去年六月股東會上,劉德音公開表示,還無法找到具成本效益的赴美設廠方案;十月,他提到台積電對此沒有太積極;今年一月他再度表示,沒有具體計畫。到了四月法說會上他首度鬆口,不排除赴美建廠,但一切仍在評估。

五月中旬震撼消息一出,「台積電宣布比我們想像快,我的直覺是,中美貿易戰、科技戰,比大家想像的還大、還快、還要嚴重。」知名外資半導體分析師、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觀察。

被推上火線的台積電,是中美貿易戰中、是「讓美國再度偉大」實境秀裡、也是川普連任總統選戰中,最新登場的主角。

這個設廠決定,被川普政府當作重大政績宣傳。就在台積電發布設廠聲明當天,因疫情封城的美國華府同樣沸騰,國務院特地召開線上記者會做說明。

政治面》關鍵報告指台積左右賽局
美半導體最大缺口、華為壯大都靠它

「這案子,將是支持美國國家安全與經濟榮景的game changer。」記者會上,美國國務院第三把手、次卿克拉奇(Keith Krach)再次使用龐培奧的比喻。

他說,這筆交易也同樣改變了美國半導體產業賽局。因為,隨著晶圓廠開工,將能把台積的半導體供應鏈帶進美國、創造聚落。台積也會負責在台培訓數百名美國員工當種子,聚落將可協助建立生態系,而生態系就是矽谷之所以崛起的原因,有助於確保美國在未來科技上的領先地位。

「更重要的是,它加強了我們與台灣的關係。」克拉奇強調。

一家台灣公司,竟成了影響美國國家安全與科技競爭力的關鍵,也成了台美關係的重量級籌碼。台積電前高層透露,一份由波士頓企管顧問(BCG)今年三月發布的關鍵報告,透露了玄機。

這份受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(SIA)委託研究的報告,詳細盤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每個環節的各國實力。它讓各界看清楚,不論川普政府是對外要阻擋華為,還是對內要重建美國的半導體製造自給率,關鍵竟然都在台積電!

美國不論在晶片設計軟體(EDA)、矽智財、IC設計、半導體設備上的市場占有率,都是全球冠軍,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整合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,卻獨獨在晶圓代工方面,實力最弱。而台積電掌握全球過半的晶圓代工產能,是美國大多數IC設計公司下單的對象。



有了這份詳細圖解引路,華府知名智庫,鑽研外交政策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(CSIS),在五月發布政策評論,爬梳了美國政壇背後的策略思考。

「台積電是個問題。」CSIS負責科技政策的資深副總裁路易士(James Andrew Lewis)寫著,台積電是中國自主設計半導體晶片的主要製造來源,就算美國阻止晶片出口,華為也能設計出替代方案,交由台積電生產。「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,」他指出,因為美國IC設計公司也非台積電不可,例如蘋果自製的處理器,就是交由台積電代工。

《華爾街日報》五月十日以「川普與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,尋求半導體自給率」為題,提前披露了台積電將赴美設廠的消息,是美國晶片製造外包政策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。

營運面》獲利受侵蝕也委屈點頭
沒籌碼只能「讓老大胡牌自己少賺」

內容指出,為了國防工業所需的高端晶片能在美國國內生產,美國政府正邀請台積電、英特爾、三星在美設晶圓廠,相關談判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,但因為COVID-19肺炎大流行,引發了美國政府對全球供應鏈斷鏈的擔憂,尤其擔心對台灣的依賴,因此加速了整個進程。

包括設計5G晶片的高通(Qualcomm)、人工智慧(AI)晶片的輝達(Nvidia)等美國公司,都依賴台積電代工晶片。報導透露,美國國防部去年出具一份極具影響力、但並未對外公開的國家安全報告,內容寫著:「對美國最大、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來說,台灣尤其代表著單一的失敗破口(a single point-of-failure)。」

「台積電有一天靠向中國,對他們(美國)來講是不可承受的,要未雨綢繆,他們不想要有任何不確定性。」一位公司市值上兆元的美商半導體副總裁分析。

於是乎,當台積電點頭設廠,就瞬間從「問題」,搖身成了「改變賽局的關鍵」。「為了解決(美國不願受制於)台積電的問題,把台積放到美國來,絕對是一條路。」前台積電高階主管說。

只是,台積電獲利卻將受侵蝕。「其實台積百般不願意,」該主管分析,早在二十四年前,台積電就已經在美國華盛頓州設了一座八吋廠,多年來一直無法提升經營績效,深知美國工作文化與台灣差異極大,工廠管理不易。

但形勢比人強。「老大要胡牌,你說你能不出牌嗎,不然連牌桌都掀了。」一位前台積電高階主管說,「讓老大胡,自己少賺一點。你有什麼籌碼說不跟美國玩?這是美國國家安全政策。」

另一方面,全球唯三有半導體先進製程能力的另兩家公司:英特爾與三星,也正虎視眈眈。

英特爾執行長司睿博(Bob Swan)在今年四月底,親自發函給美國國防部,以當前地緣政治環境帶來不確定性為由,遊說加強美國晶片自給率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」,欲爭取與國防部合建晶圓廠。美國政府另個選項,是擴大三星位於德州的生產線。

競爭面》兩大對手伺機搶市
美國若脫鉤中國,短線將使韓國崛起

但台積電設廠,絕對是美國政府心目中的最佳解方。陳慧明分析,英特爾的晶圓廠只供自用,若切入代工,與IC設計公司恐有利益衝突。而BCG報告則直指,當美國執意晶片供應鏈與中國脫鉤,短線將使韓國快速崛起、坐收漁翁之利,威脅美國領導地位。



台積電面臨自己成本、外部競爭者、大國角力下的三層思考,必須有所取捨,甚至委曲求全。

「台積有財力,雖然美國成本高,當成保護費繳一繳,就不會一直來要脅。」台積電上游大型供應商主管說,去中國何嘗不是,「一定早晚會發生的。從台積去南京設廠,就在說明,不可能繼續在台灣做所有的生意,它(大國)一定要把你拉到它的國家去。」

只是,正當外界以為,台積電赴美設廠,應能換得供貨華為的管制放鬆。同一天,就在美國國務院同一場記者會上,美國卻宣布對華為祭出更嚴格管控,凡是用美國設備製造的晶片,全都必須經審查決定是否放行。台積電儼然遭川普狠狠將了一軍。

面對眾家媒體不解的反覆詢問,克拉奇表示,兩件事同時宣布是時間上的巧合,在供貨華為上,台積同樣受到禁令限制,「這一點上沒有任何(豁免的)保證。」

新禁令一出,《日經》報導台積電因應禁令已立即停接華為新訂單。事實上,華為不只是占台積營收高達一成五至兩成的大客戶,雙方更有深厚交情。一位華為高層透露,台積電十奈米製程推出之初,全球含華為只有兩個客戶採用,但良率不好、晶片效能不佳,連新聞都開始報導:華為考慮轉單三星。但當時華為高層拍板,堅定支持台積電,「所以你看到中美貿易戰,台積也堅定的支持華為。這種東西都是有革命感情在內的。」

美同日祭華為禁令,恐傷兩成營收
大政府時代啟示:大小廠都面臨博弈

那到底美國給台積電什麼設廠誘因?「半導體是在美國發明的,我們有龐大的實力,台積電六成客戶都在美國。這就是背後的道理。我這樣回答了你的問題嗎?」克拉奇說。

「美國需要加強其半導體產業……如果目標是鼓勵台積電等公司將半導體生產設施從中國遷往美國,美國將需要提供補貼。」CSIS評論指出,一旦以使用美製設備當標準,來進行半導體出口管控,將對台積電帶來龐大損害。

不論美國是否與台積電有減稅、補貼等設廠優惠默契,由政府強硬介入設廠,這件事也標誌著,後疫情世界「大政府時代」的來臨。

就像一九三○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,兩次世界大戰、全球金融海嘯,都催生了權力更大的國家機器。這次疫情,各國政府祭出的紓困方案等經濟措施規模,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高水準。「國家扮演的角色加重,將大大的影響商業運作。更多行業的企業領導人,將不得不適應政府加大干預的新常態。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(McKinsey)預測。

政府干預力道加大,加上疫情加劇了美中兩強角力、供應鏈在地化重組等,都成了製造業的新課題。



對於台積電這樣的大廠,「中美博弈就是政治上很高、很複雜的局,涉及到AI、5G、中國製造二○二五計畫。」陳慧明分析,一旦企業夠大,加入全球博弈戰局,需要很強的實力與更縝密的思考。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半導體去年在美國下市,最近傳出將回中國A股掛牌,兩邊壁壘分明、各自歸隊,同樣是博弈的一環。

小廠一樣面臨巨變。在台灣,台積電同一材料若同時有三家廠商供應,去美國可能一家就夠。「是你,要不要去?」陳慧明說,要增加成本到美國布局,還是要固守台灣,也牽涉到小廠對疫後新局的策略。

「(台積電)它這筆生意很大,光現在五奈米的價格及量,可以支撐你吃喝好幾年,值得投資。」一家上游大型供應商已摩拳擦掌。

新禁令重挫股價,多數券商仍喊買
分析師:台積雖是輸家,受創卻最小

對於小股東而言,投資要做的思考也變複雜。宣布赴美設廠當天,台積電尚且小漲一.七%作收,沒想到稍晚美國時間一天亮,新的華為禁令宣布就讓台積股價重挫。包括野村、摩根大通等外資券商都示警,華為風險比預期更快速升溫,台積電短期內不易找到替代方案。

里昂證券亞洲科技研究主管侯明孝指出,台積電設廠是為爭取華為訂單不被百分之百禁止的空間,智慧型手機、消費電子晶片應可被批准,但5G、AI以及伺服器晶片恐遭禁。從美國政府角度來看,台積電與三星一樣在美有廠,透明度更高,也就更有空間讓它去吃華為訂單了。

也因此,他雖將台積電列為華為禁令下的輸家,但卻是所有供應鏈輸家中,受創幅度最小的。

台積電雖面臨短線賣超,但大多數本土、外資券商仍對這座「護國神山」維持買進、持有評價,長線仍不看淡。

台積電一向不打沒把握的仗,卻在成本效益問題看來仍然無解之下,須妥協赴美。這個轉折,代表了世界經濟賽局的改變,從全球化之下,跨國充分合作分工,使國際巨型企業擁有較大的主宰權,到了「去全球化」時代,政府取得更多權力,所有企業的跨境布局,更得學會與政府打交道。

同時,它也標誌著美中爭霸從1.0升級到了2.0階段。亦即,美國從防範中國崛起、阻擋「中國製造」、解決貿易赤字,進展到推動「美國製造」,全面掌握關鍵產業的供應鏈。

這個製造在地化、提升自給率的大趨勢,除了牽動企業策略,對一向安於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取得一截、一段角色的台灣整體經濟而言,也必須重新思考產業結構,提高操之在己、降低受制於人的命運。如同張忠謀的比喻,在這場沒有劇本的實境秀,我們得更拿出實力、賣力演出,才能避免提早出局。

【2020-05-21/商業周刊/1697期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口碑行銷實戰分享:手機遊戲

  手機遊戲是近年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新興產業,早年台灣遊戲大廠從智冠、大宇發行《金庸群俠傳》、《仙劍奇俠傳》等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武俠遊戲讓這幾家遊戲公司荷包賺飽飽。 隨著智慧型手機、平板越來越普及,手遊競爭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熱化階段,從《憤怒鳥》到《神魔之塔》、LINE等等都讓各大...